白苏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想健康靠自己,这4件事不要忍,记住 [复制链接]

1#

身体健康是每个中老年人都希望的,但人到了一定年龄,尤其是45岁之后,各种疾病的“爆发”,就不是自己能左右身体是否健康了。

话说,人过40岁,身体各脏器机能开始出现老化症状,也会逐渐出现身体的不适,此时应及时就医,不能“忍”!

想健康靠自己,记住这4件事不要“忍”:

一,不忍累:防过劳死

调查显示,超过一半网友存在过度劳累的现象,其中工作与精神压力大是造成过度劳累的两大因素。

不管是重体力劳动还是连续紧张的加班工作,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,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。

另外,身体过度劳累还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,主要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、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、免疫力下降等。

切记,累了就休息,不要逞能,对自己、对家人,命更重要!

二,不忍困:防猝死

调查显示,睡眠时间过短不利于心脏健康,与每天睡8个小时的人相比,每天睡眠时间低于5个小时可导致心脏病概率增加40%。

正常来说,人体内有一个自我调适身体内部的机制,如到点吃饭、到点睡觉等。而有些人因工作、应酬等原因导致“困得要死”也要坚持,这样会使我们和身体的“生物钟”对立,从而增加患各类疾病的风险。

另外,长期睡眠不足会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。熬夜人群中患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,严重可导致猝死。

切记,困了就睡会。如果是不得不熬夜,也要避免喝咖啡、茶提神,这类刺激性饮品不适合夜间饮用,会影响睡眠,还会影响工作效率。

三,不忍饿:防消化病

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,甚至有些人长期不吃早餐,晚餐要在8点之后吃等,这种三餐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增加消化疾病的发生率。

如饮食不规律,会打乱肠胃消化的生物钟,诱发胃炎、胃溃疡等;长期不吃早餐,会诱发胆囊炎、胆结石等。

切记,胃也有作息时间,养生三餐规律习惯,早餐7-8:30、午餐11-13点、晚餐17-19:30为宜。

四,不忍病:防急症

我们都知道,平时看上去病怏怏的人,活得更长久;反而一些人表面看似很健康,却突然急病先离开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

对身体抵抗力差、平时小病较多的人,更懂得健康的重要性,且养生意识比较强,医院做相关检查,一旦有重大急病征兆,先前查出来,在早期就能有很好的治疗。

但对那些平时身体强壮的人,很少会做定期体检,导致发生疾病都是很突然的。

切记,病了就治病,别忍着,忍着忍着就可能发展为“大病”,如癌症、猝死等。

想健康靠自己,记住“四戒”让身体更好:

一,戒烟

吸烟是各种疾病的“始作俑者”,会增加血管疾病的风险,还会诱发癌症。

记住,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,但越早越好。

戒烟一年后,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会降低50%;戒烟五年后,中风的风险会降低至不吸烟者一样水平;戒烟十年后,患肺癌的概率也会降低一半。

戒烟过程中,易出现“戒断反应”,多喝水,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。

每天2-3杯兰菊桔梗茶,具有利咽宣肺、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
此茶由兰菊根、桔梗、玉竹、蒲公英根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,代茶饮用。

兰菊根,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尿消肿,增强免疫力,还可以护肝排毒,改善血液循环。

桔梗,具有宣肺、祛痰、利咽、排脓等功能,有显著祛痰作用,搭配玉竹,对咽干舌燥有很好改善作用。

蒲公英,具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,能够消除口腔炎症,有广谱杀菌的效果,是“八大金刚”之一。

四者搭配能缓解戒烟过程的不适反应。

二,戒馋

生活好了,想吃什么都不愁了,但中年后,肠胃蠕动功能下降,若吃多了会导致消化不良。

记住,改善饮食习惯,清淡为佳,控制油盐摄入,有助于预防血管疾病。

每天5毫升苏子油,补充α-亚麻酸,能防血栓,预防血管疾病。

研究发现,α-亚麻酸具有降低总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,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,预防血栓形成;α-亚麻酸还可降低血粘稠度、增加血液携氧量,增加体内脂质的排泄,从而预防血管疾病。

另外,苏子油有“陆地上的深海鱼”之称,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,含α-亚麻酸可达67%。

三,戒怒

到了中年,经历了很多事情,不管遇到什么事情,都要学会控制好情绪,尤其不要发怒,保持平静心态。

有研究表明,人在发怒时,交感神经极度兴奋,肾上腺素分泌增加,心跳加速,血压升高,易诱发消化道溃疡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。

每天对镜子大笑3声,利于一天内心情都很美丽。

四,戒懒

现在互联网的发展,买东西、办事都比以前方便了很多,同时也让人变得越来越懒。

要知道“懒是一种病”会增加慢性代谢性疾病、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
想健康就要运动,适量的运动能提高新陈代谢,增强各脏器功能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、提高心肺功能。

每天运动30分钟,坚持每周运动3-5天,还你一个健康身体。

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,谢谢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